就业形势

就业困难人员可获哪些就业服务?

2016-05-19 14:08:21 作者: 243

      《就业促进法》规定,就业困难人员是指因身体状况、 技能水平、家庭因素、 失去土地等原因难以实现就业, 以及连续失业一定时间仍未能实现就业的人员。 就业困难人员的具体范围, 由省、 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规定。

  近年来, 各地普遍建立了一整套就业困难人员的认定标准和帮扶措施,不断完善托底安置政策体系,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目前, 就业困难人员可享受的就业援助政策包括:

  ———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政策。 就业困难人员参加就业技能培训或创业培训的, 可享受一定标准的职业培训补贴; 就业困难人员通过初次职业技能鉴定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的, 可享受一次性职业技能鉴定补贴。

  ———社会保险补贴政策。 灵活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 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单位以及公益性岗位上安置的就业困难人员, 可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政策。

  ———公益性岗位补贴政策。 公益性岗位上安置的就业困难人员,可享受公益性岗位补贴。——

  —创业扶持政策。 就业困难人员自主创业的, 可按规定享受税费减免、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政策。

  政府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的就业援助包括:

  ———日常援助。 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通过入户摸底调查, 登记认定就业困难人员, 提供就业政策咨询服务, 多渠道提供就业岗位信息, 开展职业指导和技能培训, 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就业。 同时, 对零就业家庭实行动态管理, 对新出现的零就业家庭做到随时出现、 随时安置,保持动态清零。

  ———集中援助。 在元旦、 春节期间, 人社部门联合相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就业援助专项活动,集中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

                                                             

分享到: